黄冬妹女士口述历史(一)

*柔佛州家电商公会副会长,达诺电子商城集团董事张志祥是土生土长沙威人。早前在张先生协助安排下,采访其母亲黄冬妹女士。以下是黄冬妹女士的故事:

黄冬妹

黄冬妹肖牛,生于1937年,今年85岁。她原名是黄冬明,不过爸爸妈妈习惯叫她冬妹。她名字里有个“冬”字,因为她在冬至那天出生。

关于双亲

黄冬妹的父亲名黄户,母亲名余兰,双亲都是客家河婆人,父亲是河婆连城人。她依稀记得,父亲说过南来时好像是先到印尼勿里洞,那里的生活非常辛苦,粮食不够,常吃包黍;工头会让中国来的工人赌博、吃鸦片,染上恶习,这样他们就哪里都走不了。

她说,父亲偷走到马来亚,先落脚士乃,后来从士乃去到新港,开辟五亩地,那五亩地到现在都还是他们家族拥有,由黄户的第三子接手。

黄冬妹说,母亲是客家河婆人,确切家乡不详,那个时代,家乡有人捉年轻女孩卖到南洋,她母亲好像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被卖过来的。

新港回忆

黄冬妹生于新港,她的老家在新港洪仙公庙附近。她有10兄弟姐妹,她排第4,单算女儿她排第2,上有一姐。

日本占领马来亚时期,她大约67岁,她说,那个时期,父亲在靠近洪仙公庙附近的地方,自己挖防空洞;防空洞上铺板、种番薯,父亲还倒树胶在表面有缝的地方,从外面看,看不出来那是个藏身的地方。每次听到枪声,他们就赶紧躲进防空洞里。

在她记忆中,日本兵有的不好,也有的好。她记得,小时候看到一些日本兵看起来很饿,应该是没有东西吃,小孩给日本兵木瓜,日本兵很高兴,就给小孩糖果。

小时候黄冬妹很大胆,很深的水她都敢下水游泳,有的地方危险,上不了岸,她就游到远远可以上岸的地方去上岸。那时她有78岁,不过看起来还很瘦小。

日本兵投降一段时间后,黄冬妹才进去新港小学念书,那时她已经13岁(*1950年)。她读到3年级就没有继续,之后也读过夜校。

工作和娱乐

从小到大,黄冬妹什么工作都做过,养猪、种菜、种胡椒、种可可、割树胶,其中割树胶割了10多年。她说,在割胶的时候,她曾看到34个人去偷新港的洪仙宫神像,她看到他们用布袋把神像装起来。后来,这尊原本属于新港的神像就被供奉在沙威的洪仙宫庙。

黄冬妹21岁嫁到沙威(*1958年),她的丈夫名张乾,又叫张荣乾。在还没有嫁之前,她在新港的红毛园(*英国人胶园)割胶。那时候割完胶,一班女孩子会骑脚车,从新港去到古来的光明戏院看戏,看白光、林黛、周璇的电影,看华语戏,也看广东戏,戏票一张3角钱、5角钱。她们都是看下午场。上午割胶,回到家12点,然后骑脚车去看下午2点场。

那时还是紧急状态时期,她说,他们住在围篱内,要出去闸门时,要把红卡放在闸门出口,回来时才能拿回卡。当时看守闸门的是“乌鬼兵”(*客家话,应该是指辜卡兵)。

黄冬妹的二哥是新村自卫队成员。她说二哥很喜欢打篮球,常常去打球,常常不在,有时候胡椒的产量多,兄弟姐妹做到很累、做到讨厌,就会骂说,为什么二哥不在,没有帮忙。

洪仙大帝庙里的神像

搬入沙威

黄冬妹21岁嫁来沙威,夫家住的那个区,本地人统称水塘路。她说,嫁来的时候,那一带到处都是丝茅芭,她看到很多沙威人种黄梨,没有新港的树胶芭那么整齐。

她和张乾的婚姻是通过媒人介绍的,当时的人都是那样。张乾是做屋子的木匠,他们住的是自己建的家。从那时到现在,黄冬妹一直住在同个地方。他们的家,家里面早期是黄泥地。1970年,屋子从全板改建成三尺砖板屋,地面铺水泥。他们的屋内有天井,有水井。

1970年也是儿子张志祥出生的年份,她说,临盆前她还在为改建的屋子油漆。建屋子他们用了3千多块,张乾自己建,和他一起做的有两个朋友,一个朋友叫老涵(*Lo Ham),真名黄国涵,花名是黄牛古;另一个朋友叫陈永娘(*Liu Ting Yong)。

1970年代张家的平面图,右上角是灶头(张志祥绘图)

(接下篇……)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