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咯岛和沙威的相遇(二)

惠安馆的故事02



这是之前听英汉父亲说的。
在他出海捕鱼的时期,邦咯岛有几种渔船,其中两种大船是“thua bang”(拖网)和“tui”(坠?)。“thua bang”网沉到海底,什么都拖,破船拖,珊瑚也拖,最伤海洋。以前拖网船的网很快破,现在他们的船底装电眼,看到海底有障碍物能绕开,网就不那么容易破。
“Tui”是没有拖到海底,只在海面下深10多米部分拖网的船。 每艘船有20人,包括船主、engineer(管轮)、厨师和underwater(下水员)。出海开工前,船员可以先拿400块,算是船主给他们买香烟之类的费用;回到码头上岸时,船员每个人又可分得37公斤鱼。渔获多,他们每人也只能拿37公斤;渔获少,他们就分少一些。
37公斤,通常是30公斤卖回给船主,自己拿7公斤。不过有时候7公斤太多,船员也吃不完,还是卖回给船主。以1公斤10块钱计算,37公斤鱼可以卖370块。船员一个月出海几次,收入还算不错。
船上的厨师负责煮食,同样也能分37公斤鱼。下水员拿的钱就比较多,因为这工作危险。当船的螺旋桨卡住绳子或垃圾时,下水员必须处理。一不小心就会出事。比如下水处理时,船上引擎没关,下水员一清掉阻碍物,螺旋桨马上就转,把下水员的手卷进去,切断,这样一只手就没了。
除了“thua bang”和“tui”,还有在海上放浮标,围网捕鱼的“ling nga”船。通常围网捕到的鱼最伤,因为鱼会用力挣扎。另外,还有江鱼船,这种船多数是印裔渔民在用,据说是他们从印度带过来的捕鱼技术。
英汉父亲会捕鱼、会煮、会制鱼丸、会腌咸鱼、会织网,还组过乐团,会唱歌,会吹萨克斯风。他还在世时,在沙威跟我们分享了许多邦咯岛往事。炎热的午后听他老人家讲故事,就像是在摇晃的船上吹海风,会有一点醉意。
现在惠安馆里挂的,就是他织的渔网。
记得那时候他也讲过织网的事,认真地解释网的上面叫“眼”,五只眼,上面是“lampung”(浮标),网口部分洞很大,有400吋,然后慢慢缩小,300吋、百多吋,到最后2吋、1吋2。这样鱼就逃不出去。
其实我们没真的听懂。他就说,他要织一张网,把各种网缝在一起,再跟我们解释,这样就好明白。
待续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