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发表于《当今大马》的文章,点此阅读原文。)
P320社区空间设有小型图书馆和漂书区,小型图书馆里的藏书供访客馆内阅读,漂书区的书籍则是让公众自由取阅,阅读后也可以自由转赠予他人。
我们从2019年开始经营小型图书馆至今,馆内阅读区可说是乏人问津,倒是漂书区的流通使用率较高,常有访客前来送书取书。
为提高图书馆的使用率,本文稍微介绍馆内的特色馆藏——各国漫画,同时也发布其中一部分已整理好的漫画藏书书目,以方便读者在来访前就可以规划在这里可以读到什么书。
P320社区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是各种不同类型的、以成人读者为对象的漫画,包括社会议题漫画、自传体漫画、历史漫画、文学改编漫画、非虚构类漫画等,其中以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作品为多,有一大部分是非主流漫画。
北美自传体漫画
以北美为例,占据商业市场主流的一直是以漫威和DC为首的超级英雄类漫画,但自1950年代开始就不断有创作者在推动着漫画的变革,思考如何使用漫画这种传播媒介去记叙、讨论更严肃的内容,探索图像和文字结合的各种可能。他们出版地下漫画杂志,自制zine在同好圈之间销售,不仅开创了新的漫画市场,同时也留下许多重要的作品。
本馆的馆藏内有阿特斯皮格曼(Art Spiegelman)的《鼠族》(Maus),一部经典的自传体漫画,记录斯皮格曼在父亲弗拉德克去世前的最后四年,为父亲做的口述历史。
弗拉德克是波兰籍犹太人,二战时先后在奥斯威辛集中营和达豪集中营死里逃生。斯皮格曼一方面记录父亲过去的惨痛经历,另一方面不隐瞒自己与年迈父亲的种种矛盾,以一种近乎冷酷的忠实,去讲述父亲的自私自利、种族主义,以至于让他怀疑父亲其实并没有真的从集中营的折磨中幸存,而是其部分的人性早已死在集中营里。整部作品平淡而压抑,既呈现出弗拉德克复杂的幸存者形象,也呈现出斯皮格曼作为这样的幸存者之子的艰难。
除了《鼠族》,馆内其他的北美自传体漫画还有乔伊斯法默(Joyce Farmer)的《特别出口》(Speical Exits)、切斯特布朗(Chester Brown)的《买春》(Paying For It)和德夫巴克德弗(Derf Backderf)的《垃圾》(Trashed)等。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漫画家都以第一人称叙事,讲述自己某个阶段的生命经验。
法默从1970年代开始以地下异质漫画(comix)推动女性主义,出版漫画杂志《乳房与阴蒂》(Tits & Clits Comix),是美国女性主义漫画先驱之一。《特别出口》是她后期的作品,是她看顾家中长者,陪伴他们走完生命中最后一段路的故事。书中谈衰老,谈医疗,谈遗嘱,谈人到了某个阶段失去爱的能力,彼此厌倦,也谈老年童真,长者如何重新去认识自己的身体。
布朗是加拿大漫画家,创作非虚构类自传体漫画和历史漫画,曾创作《路易里尔传记》(Louis Riel: A Comic-Strip Biography)记录美洲原住民的维护土地权利运动。《买春》是他对加拿大性行业的田野考察和研究,漫画后头有详细的附录和注解,讨论性行业的除罪化(decriminalization)与合法化(legalization)之区别,并解释为何他(在加拿大的社会语境中)主张前者而非后者。
巴克德弗的《垃圾》以美国的垃圾处理历史和现况为主题,从微观的收垃圾工人的每日工作,垃圾车的型号和运行方式,到宏观的社会整体垃圾制造量,国家的垃圾处理政策等,巴克德弗将它们交错处理,糅合成一个深刻而又趣味十足的报导文学漫画作品。这是笔者所读过的,最认真看待垃圾的一部漫画。
人在现场的新闻漫画
谈到报导文学漫画作品,本馆内也收藏了此种漫画类型开创者乔萨科(Joe Sacco)的著作《巴勒斯坦》(Palestine)和《加沙脚注》(Footnotes in Gaza),内容聚焦于巴勒斯坦。萨科尝试从有限的采访和观察中去整理纷乱的历史恩怨,反映巴勒斯坦平民的苦难,而他的叙事特色在于,永不停止的自我怀疑、自我诘问。
在《巴勒斯坦》中,萨科自陈他厌恶新闻媒体,但他知道自己就是媒体行业的一份子,他知道自己跟其他的新闻工作者一样,要的是巴勒斯坦受难者的脸孔,要他们的痛苦,要把他们内里的不堪都给挤出来。他自嘲自己付了交通费、导游费就要采访个够本,哪个地方有悲惨故事,他马上就去。他厌恶那样的自己。
采访时,经常有失控的巴勒斯坦人责问萨科,“让你采访有什么用,太多太多的记者来采访过了,我们讲了一次又一次,但结果怎么样,情况有变好吗?”但发泄一轮之后,这些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还是没有选择地得接待记者,详细地把自己的故事再说一遍。萨科无力回应他们的斥责,他只能用作品把这种种找不到出口的情绪给再现出来,让读者一同来见证反思。
私小说式的漫画
除了对个别议题的深入挖掘,还有另一类自传体漫画是以自己、自己周边的环境和人际关系网作为考察对象。在馆藏内这一类的书有朱莉杜塞的《我的纽约日记》(My New York Diary)、凯乐罗伯茨(Keiler Roberts)的《老鼠时间》(Rat Time)、杰夫瑞布朗(Jeffrey Brown)的《生命问题》(A Matter Of Life)等。
杜塞以密密麻麻的图文记录自己从蒙特利尔到纽约的留学岁月,浑浑噩噩跌跌撞撞的关于身体关于性别意识的摸索;罗伯茨用干净的画面和线条捕捉日常生活里的小片段,做家务、陪伴女儿、看顾狗、与丈夫互动,在平淡之中咀嚼平淡;布朗回顾自己如何从有宗教的家庭走向无信仰,掂量自己与父亲、与孩子之间的三代关系。
三位创作者的风格各异,相似的是他们皆以漫画这种媒介去刻画内心的焦虑不安,给过去的惘然、当下的混乱理出头绪。在这些私小说式的漫画文本中,同样蕴含着强大的故事力量,让读者在阅读中得到思想冲击或感情抚慰。
从上述所举的例子中,北美漫画题材之多元可见一斑,绝非只有天降大任的超级英雄穿着紧身衣,时时刻刻忙着拯救宇宙一种类型。
然而,马来西亚读者能够接触到各种非主流漫画的机会仍然十分有限,国内的公共图书馆也没有重视漫画书籍,视它们为重要的知识载体。为此,作为漫画迷、从阅读漫画中受益良多的笔者希望通过推介馆藏,让更多读者能够认识到不同类别的漫画。
文中所提及的是本馆馆藏中的一小部分,在接下来的文章中,笔者将会继续介绍馆藏中的欧洲和亚洲漫画。欢迎喜欢各种类型漫画的读者前来P320社区空间图书馆读漫画,更欢迎不喜欢漫画、对漫画抱有成见的读者前来读漫画,说不定在这里读到的书会让你从此对漫画改观。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