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2023年华教节,在《南洋商报》发表的文章,点此阅读原文。)
每个人在社会改革的进程中都有自己可扮演的角色,有条件就多做一些,没有条件就少做一些,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些道理不难理解。
难在明白这些道理后,如何将它们实践于生活中。穷到什么程度才独善其身,达到什么程度要兼济天下?在穷达之间,还有那么大的空间,如何去理解自己身处的位置?付出多少才能对得起自己掌握的社会资源?
这些问题都没有绝对的答案,因人而异,因时局而变,只能放到具体情况中讨论。
对非政府组织工作者、媒体人、政治工作者或人文科系学者来说,情况可能相对简单些,他们的工作性质本来就与政治参与更相关;而对一般民众而言,要业余地持续关注、深入认识各种大大小小的社会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过去十余年,许多华裔民众在政治参与上所迈出的第一步,都是受到大型社运组织或主流政党的动员,领袖人物呼吁,追随者应和,民众有现成的管道将自己的政治热情付诸行动。
如今,这样的模式已告一段落,民众赫然发现过去的管道不见了,普罗大众倒未必是政治冷感,或对民主改革失去热忱,只是失去了追随的对象,便捷的行动平台。
从正面的角度去看,这是一个社会民主进步的体现,民众开始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更多责任,关注什么议题,行动或不行动,如何行动,都要自己作主,必须更认真地去反思自己与议题之间的关联。
但从负面角度去看,这样的民主进步却不必然会发生,民众也可能走向另一极端,因为对现状不满而变得愤世,以虚无的态度否定各种尝试,贬抑他人的努力。
那么,该如何让事情朝着正面而不是负面的方向发展呢?
作为社区经营者,我认为回归社区或许是其中一条出路。回归到个人所生活的社区,关注社区内的议题,如弱势群体、公共空间、儿童教育、环境保育等,在操作上,这会比关注远方的议题更可行,更可持续,也更容易建立情感联结。
在生活的社区中,个体肯定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你不可能与社区无关,你的垃圾怎么处理,你选择在哪里消费,你怎么解决社区里利益相关者的矛盾,这都是日常需要回应的问题。
而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牵涉到更大的社会结构、国家政策问题,往下挖掘,了解个中历史脉络,我们能够理解事情发生的缘由、规律。为什么有的改变发生了,有的改变没有发生,明白后就能让自己不焦躁,更愿意相信行动的意义,有耐性地创造改变的条件。
如果每一个社区都有行动者在推动改变,彼此互相串联,那么由下而上的社会改革,就有可能发生。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