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篇……)
张振民展示收藏的历史文件。 |
回想童年,张振民说,他小时候常去现在的巴刹那边玩,那边以前全是芭窑。小朋友什么都玩,抓豹虎,抓滑哥(*塘虱),抓斑鱼(*鳢鱼,也叫生鱼)。此外,他也常去洪仙大帝庙打乒乓。那时候的玩伴有同学吴国周,吴国周是吴英记老板吴彩奖的儿子,他的弟弟吴国文现在是河婆同乡会主席。
他说,吴英记以前做过杂货,做过肥料,也做过枋廊,卖建筑材料。有一个时期,沙威街上一整排有7间杂货店,吴英记、义兴号、曾永祥、蔡进利、新茂昌等,当时大家都各有生意,因为以前的人买东西赊账,所以总会固定跟一家杂货店买货。
他说,杂货店有账簿记顾客赊的账,顾客手里也有一本555簿子记自己赊的账。以前做生意,赊账是很常有的事,来新的一单货,才还上一单的钱。有的顾客赊账一年,有的两三年,还有的四五年,有的是再怎么追也追不到,变成烂账。
张振民还保留着一些以前用的账簿,作为纪念。账簿里头有1950年代他父亲的手写字。 |
张振民解说如何阅读账簿里头所用的数字和缩写。 |
账簿内页,记于甲辰年(1964年)的账。 |
张振民示范以前他们如何写账簿里的数字。 |
张振民说,当时26碑有的杂货店也提供存钱服务,因为以前整个古来就只有一间马来亚银行,那时的人比较傻,有的人有钱不放银行,而是存在杂货店。存钱在杂货店没有利息,而且也不是你要拿回来就可以马上拿回,得提前跟杂货店讲,过了几天才拿得到钱。不过,他家的杂货店就没有提供存钱服务。
他说,在父亲经营的时代,杂货店里卖的东西种类比较少,就是米、糖、油、饼干之类的,不像现在那么多样。紧急法令时期,米也不让他们卖,只有在华安隔壁那间店(*A12合德成)可以卖米。那时经常戒严抓人,他们一听到要抓人,就提早拿栅板关店。
不过,他记得以前杂货店能卖很多火水,因为人们点灯需要用到。以前有一个打铁牌的酱油,很出名,也很多人买。
他说,那时候做杂货店是很辛苦的,搬货都是自己做,一车50包米,就自己跟跟车的两个人搬。后期开始请人搬,搬一包4毛,请的是马来工人。他们开始送货去26碑军营(polis kem)时,家里还没有买车,也是要请人帮忙送,一次1块钱,那时1块钱很大,一片黄梨才卖1毛钱。军营里有不同的兵,有青衣的,也有红头兵。
他说,送货的人只是帮忙送,不帮忙搬,他们要自己去搬货。他16、17岁时(*1960年代尾)家里买了一辆老爷车,他们才自己送货。那时他还没有lesen,又过了一段时间,他才去考驾照,那时考车60块,考lesen要5块,总共65块。他是跟古来的教车佬学车,那个人名叫盘金生,他只学了一两次就去考车。
从新加坡买货
谈到杂货店工作,他说,父亲张可郑经营的时代,他们全年只休息三天,就是年初一、年初二、年初三。平常每天早上6点半开门,做到晚上8点关门。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也开门做生意。遇上有亲戚办喜事,只是派家人做代表去出席,店还是照开。
张振民说,以前的供应商没有提供送货服务,杂货店经营者得自己上门去买货,自己找人把货载回来。有一些货,比如黍米,要搭巴士到新加坡买,然后请人载回26碑。那时26碑有两家商店专门帮人把货从新加坡载回来,一个是张吉利对面的蔡昨胜,经营加拉巴沙威运输公司;还有一家是蔡捷成号(*A14)。蔡捷成也是以前26碑经营菜行的四大天王之一,其他的三大分别是黄三喜、刘振兴和陈强。
他说,买货的流程是这样,杂货店业者到新加坡去买货,付钱给供应商,然后做运输的罗哩把货载回来26碑。同一辆罗哩上可能载着几家杂货店的货,所以罗哩回来,大家要先分货,按斤称重。到了晚上,杂货店业者才付运输费。
张振民在27岁正式接手杂货店的生意(*推算是1978年),那年父亲生病,然后到了1981年,父亲就过世了。也是在同一年,张振民的第三个儿子张尤宾出生,在儿子出生的第二个月,父亲过世。
他记得父亲过世时,他们在店门前搭棚办丧事,那时候丧事办三天,请客家师傅来打斋,只是打一天,从下午5点多到隔天凌晨3点,那时候很多人的白事都是这样,只打一天斋,不过时间长。是到了后来才演变成打三天斋。
至于喜事,他说,因为杂货店要做生意,所以家里摆酒都不会在家门前搭棚,而是是借用刘氏公会后面的空地,或者是大路旁马华公会的空地。1976年他结婚时是在古来21里的别有天酒楼摆酒,当时摆了30多桌。
回忆1970年代拍拖的时候,张振民说,他和后来的妻子刘五妹会去古来的光明戏院看戏,那时有7点场和9点场,他们都是看7点场。看完戏会在品香茶室吃大包,那里有大包、糯米鸡、排骨、炸云吞等。起初他们是一班朋友一起去看,后来两个人去看。那时他20多岁,已经有车,可以开车去看戏。
他说,有一个时期,26碑的东亚茶室也有从品香茶室割货来卖,在东亚卖大包。东亚和远东都是26碑的老招牌茶室,都是海南人在经营。东亚(门牌S28)的东主是曾繁新,后来停业,他的后人经营新海洋印刷公司。远东的东主则是符敦祥。
他说,以前他偶尔会到东亚或远东喝咖啡。他们的杂货店里每天早上5点多也会泡一壶咖啡,6点多开门,有的顾客会到他们的店里喝咖啡、吃饼干,算是请顾客吃早餐。他年轻时,家里都是妈妈负责煮午餐、晚餐,他家里不做菜粄,吃的菜粄都是人家送的,也只有洪仙宫做戏时才有得吃,狮标汽水也是在洪仙宫做戏时才有得喝。
如今张吉利杂货店由张振民的儿子张尤宾接手。张尤宾从2001年开始协助父亲,到现在经营杂货店已有21个年头。他说,“可振尤光”是他们家族的字辈,祖父是可字辈,父亲是振字辈,他是尤字辈,孩子本应是光字辈。不过他没有依照字辈为孩子取名。 |
张振民也提到,以前青天理发室隔壁的店(*现在的突破小食馆,S36)是一间住家邮政局,那里有邮筒,也卖邮票。
刘氏宗祠左前方的空地,以前没有店屋,张振民说,有时候那里会有流动的游乐场。游乐场的老板名叫陈恩财,好像是新山人。流动游乐场的节目很多,有马来舞女陪客人跳joget舞,有抛环丢东西的游戏,有人玩蛇、玩魔术,有小孩玩的火车、摩天轮、旋转木马,也有人玩音乐,有时还会办歌唱比赛。
他说,那时候他才10多岁,和朋友去游乐场玩,不会去跳joget舞。他知道跳joget舞要给1块钱。26碑的流动游乐场没有马戏团表演,看马戏团,要去到古来,那里有大天球马戏团的表演,有大象、猴子等。他在10多岁的时候去过,那地点是在现在的土地局那里。他还记得是中午去看表演,很热。
(完)
延伸阅读:刘五妹女士口述历史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