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清增、锺道玲伉俪口述历史(一)

(爱玲菜粄是沙威其中一家老招牌菜粄店,深受本地、外地顾客所喜爱。前阵子P320收集夫妻档经营者蔡清增先生和锺道玲女士的口述历史,听他们谈谈以前的故事。)

蔡清增
锺道玲

蔡清增锺道玲夫妻

蔡清增生于1948年,今年74岁,祖籍广东揭西河婆汤坝。他的父亲名蔡传晓,母亲名彭菜。蔡传晓从中国南来,起初在士乃做工,后来移居24里种植。紧急法令时期搬入26里,之后就一直住在新村内,没有再搬迁。

蔡清增现在住的依旧是父亲蔡传晓当年的老家。他说,他家中有12兄弟姐妹,11男1女,他排第六,在中间。唯一的一个姐姐排第二,今年已经80多岁。

据他所知,他和兄弟姐妹都是在家里出生,由爸爸帮妈妈接生,那个时候没有missy(*助产妇),多数人都是在家里出生。出生一个礼拜后,爸爸才去拿报生纸。

锺道玲生于1957年,今年64岁,祖籍客家海丰。她的父亲名锺良森,母亲名李省妹。锺良森是新邦令金人,以前在彭亨格拉东(Keratong)承接开发油仔芭的工程,开森林、伐木。锺道玲老家在新邦令金街上,是一栋三层楼建筑。

她小学就读于新邦令金端本华小,中学就读于当地国中,毕业后学裁缝。

蔡清增就读于四维小学,1961年毕业,1962年他进入宽柔中学,当时他是和一个哥哥一起去念书,但家里承担不起两人学费,所以他只读了一年便辍学,哥哥则继续读下去,直到高中毕业。他说,当时英校的学费是每个月7块,而宽中的学费比英校贵很多,所以他从宽中辍学后第二年,就进入古来的英校(Kulai Institution)就读,那所英校在古来海南会馆(俗称阿婆庙)旁边。

他记得上课的时间是从早上7点半到中午12点半,他都是搭南柔2号巴士去上学,从沙威搭到古来陈学凤路,车费是1毛钱,来回就两毛。当时英校校长是Mr Lim,有一个老师叫Mr Yap,还有一个印裔老师Mr George。全校约3、400名学生,每班有20多名学生。(注:古来英校于1964年开幕,校长是林永康。)

蔡清增说,他在英校读到Form 5,考英国剑桥文凭,但马来文不及格,在那之后就帮忙父母做芭场。

芭场工作

辍学后,蔡清增去父母的胡椒园帮忙。1970年代早期都是骑脚车去芭场。他们家兄弟姐妹多,家里有10多辆脚车。他父亲的芭在拉央德华兴(Teck Wah Heng),从26里骑脚车去有15、16英里路。父亲在那里种胡椒,也种树胶,各一半。采收胡椒后,他们要用大脚车把胡椒从芭场载回家。

他记得割胶的工作也很辛苦,在士年纳割胶的时候,他们早上3点多就要起床进树胶园。

那时候他们家都是向锦美成、锦裕成这两家杂货店赊账买货,所以他们卖胡椒也是卖给这两家杂货店。这两家杂货店的东主都姓蔡,与他们同姓。

他说,早期新村的人很团结,家里养猪,养大后要卖,其他人会来帮忙,之后大家就一起吃东西,他们叫作“还猪福”;胡椒芭打药水也是一样,你的芭要打药水时其他人来帮忙,下次人家的芭要打药水时,你就去帮忙。

蔡清增说,以前父亲在拉央有10英亩芭地,在德华兴有30英亩芭地,在士年纳也有芭。那时候申请芭地比较简单,有人问村民要不要申请,如果村民要申请就给抵押金,然后抽签,分配芭地。有时候也会有芭主或broker(*经纪)卖地,那时拉央的芭地5英亩只是4500块,10英亩9000块,现在同样的地段价钱要140多千。

他们兄弟都帮父母工作,没有算工钱,只是在家里吃,在家里住,钱财都是归父母管。直到父母往生后,兄弟才分家,就如有句话说“树大开丫,人大分家”。

蔡清增(左)和五哥蔡清章。

1970年代,他们一家人从骑脚车慢慢改为骑摩哆来回芭场,然后家里开始买第一辆车,是一辆Ford,试过一辆车挤14人。1976年,蔡清增和锺道玲结婚,1983年,他买第一辆自己的车,那是一辆Toyota GL,车牌8372。这辆车他用了很长时间。

蔡清增和锺道玲是通过社团活动认识的,蔡清增是沙威红新月会成员,而锺道玲是新邦令金圣约翰救伤队秘书,两人在一场交流活动中认识。蔡清增说,当时锺道玲的家里管教很严,当地人都知道,不敢去她家,他从沙威过去“蒙查查”不知道,约朋友去她的家,结果后来娶得佳人归。

1976年两人结婚时锺道玲约19岁,他们在沙威家门前搭棚宴客。婚后,夫妻俩育有5个子女。

参与红新月会

蔡清增从1970年开始参与加拉巴沙威红新月会活动,从一名普通队员升级成为教练,既教步操,也教铜乐队。他在乐队中负责的乐器是大鼓,1980年代初,他也曾在士姑来国光华小教敲击乐,教大鼓、小鼓,可能教了有两年多三年的时间。

当时沙威红新月会的竹竿舞很有名,竹竿舞的伴奏乐器有钹、鼓和口琴,蔡清增负责吹口琴。吹口琴是他自学的。

那个时候,他白天做芭,晚上就参与红新月会活动。红新月会会所原本是其中一位成员邹少良的家,就在他家附近,后来这个地方没有再用作红新月会的会所后,建了一家洗衣厂。再后来,这家洗衣厂搬到24里的工业区,原厂拆掉了,现在那地段是一片平地。队员练步操的地方则是在会所对面,现在警察局的牢房(*拘留室)那边。

他说,红新月会会员每个礼拜会有三晚到会所练习,如果有出队,则每一天都练。沙威红新月会的铜乐队很早就成立,仅仅晚于新山。乐队队员中,女队员比男队员多,她们多数负责小鼓、喇叭等乐器,男队员就负责长号、萨克斯风、大鼓,还有跟大鼓配合的bass。

在参与红新月会那段时间,蔡清增也做过厨师,上门帮人做婚宴酒席,主人家开料(*材料单)给他买,比如说“一桌15块,做30桌”,他就找几个人,比如5个人一起做。他一般都会找红新月会的会员帮忙,之后再给回他们工钱。

他说,当时沙威铜乐队很出名,曾经到过很多不同地点表演,他记得1982年他们曾出队到砂拉越古晋、西连,拜访当地红新月会,当时的领队是黄东福。他也记得他们去马六甲,协助马六甲红新月会组织乐队;也去过吉隆坡做检阅表演,在马大彩排,当时的领队是蔡家水。

有一次他们为独大筹款,要到宽中演出,已经去到现场,但不获批准,结果只好折道回家。他说,演出不获批准是因为政治原因。

如今沙威红新月会的铜乐队已经有10多年没有运作,他们的旧乐器暂由主席保管。蔡清增说,以前演奏过的多数乐曲他都已经忘记,比较难忘的是《军人进行曲》,因为这曲子非常雄壮。

(阅读下篇……)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