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新加坡国家图书馆 |
《胡椒之乡——加拉巴沙威》
*1974年11月15日笔名“翻腾”的作者发表在《星洲日报》的一篇文章,介绍当时的沙威概况。原文转载:
离柔佛州首府新山北上廿六里,素有胡椒之乡称号的加拉巴沙威新村,是盛产胡椒,树胶,蔬菜而闻名,顾名思义,加拉巴沙威意即粽油的意思,那是因为她傍在数以千亩,全马数一数二大的粽油园附近,每年替大马制造了不少的财富。
沙威新村在英殖民地时期,因为受到“紧急”法令的影响下,来自各处被“疏散”的人民纷纷搬迁至此,它们垦荒辟地,把这荒芜之地辟为自己的家园,由于有着辽阔的沃耕地,土地平坦,各处的人民闻风而来,由是人口大幅度增加,几十年前的一个几百人的乡村,到今天她已发展成七千多人的大新村了,其面积方圆一英里多,分为南北的新村区和街场区,每天在早上或晚上热闹时分,街道的行人和车辆来往穿梭不绝,一时道路为之阻塞。沙威新村的人口逐渐地上升,新村的土地也向外扩充,在今天她已是全柔最大的一个新村了。
沙威新村居民几乎清一色是客家人。在这里是很难听到参杂的其他方言。历来客家人都是以刻苦耐劳,勤俭朴素而闻名,老一辈“过番”南来的老中国,他们不畏苦不怕难,胼手胝足的苦干下,才有他们今日富裕的生活,他们绝大多数有自己的树胶园,胡椒园或是农场。由于附近的土地可耕种的已经开辟完了,他们被逼得不惜长途跋涉到数十英里外的地方去开垦,诸如拉央,士年纳,新邦,文律,亚依淡都有他们的胶园,胡椒园和农场等。因为工作上的需要,这里四百多户的住家,就拥有二百多辆的汽车,摩哆车更是不计其数,村民的生活由此可见一斑。
蔬菜的生产除了峇株巴辖和亚依淡外,加拉巴沙威新村所属出的蔬菜也是远近闻名的。村内约有五家的收菜商,每天约有七八箩厘的蔬菜运往新加坡,它已成了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由于政府推动工业化的政策,沙威新村的附近也建立了不少的小型工厂,替村民提供了不少的就业机会。沙威新村由于靠近联邦大道,交通便利,她又是与新山,新加坡各大都市毗邻,因此我相信沙威新村在各方面的发展,在日后将会取得更大的成果。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