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篇……)
记录赖树荣中医师口述史。 |
搭巴士回中江
提到搭巴士,赖树荣中医师说,1970年代到1980年代初期,他们都是搭巴士来回沙威和峇株中江。先从沙威乘搭南柔巴士公司的2号巴士到亚依淡,然后从亚依淡搭川行于居銮和峇株之间的柔佛摩多巴士到峇株市中心。最后从峇株市中心搭联和巴士车回到中江。
由于在峇株成长,赖树荣说,他早期习惯回到峇株市区找裁缝做裤,一些药材他也会从峇株买下来。药行用的纸袋,他在峇株找印务馆印制,然后才拿下来。那个时代,塑料袋还没有普及,很少见,复元堂用的纸袋是纸质袋,只有买药材买得多的顾客,他们才给对方纸袋。一般顾客买少量药材,他们会用红纸或黄纸把药材包起,用水绳绑紧,让对方提着。
他印象中最早看到使用塑料袋的是峇株的英保良(EMPORIUM)百货公司,那时候用塑料袋是很新颖的事,也只有东西买得多的顾客才能拿到塑料袋。
1977.10.28《南洋商报》,英保良曾经是著名超市品牌,在新马两国有超过百家分行。 |
赖树荣是大埔客,跟沙威多数的河婆客不一样,大埔客没有吃菜粄、擂茶的传统,也不会做这两样传统食物。大埔客的传统食物有算盘子、笋粄、水豆腐等等。他说,早期的沙威,没有人在卖菜粄和擂茶,村民一般都是节日时在家里自己做,很少从外面买,所以住在沙威的他们也很少吃到。秀花菜粄的家婆可能是最早开始卖菜粄的人家。
因为懂客家话,赖中医师1970年代来到沙威没有什么适应上的困难。除了客家话,他在峇株也学会讲潮州话和福建话。广东话倒是在沙威学会的,他说,沙威有从怡保搬下来的人家,他们讲客家话不怎么流利,彼此之间讲广东话。于是他就跟着他们学,硬硬讲,这样就学会了。
以前每年的洪仙大帝神诞,洪仙宫都会请戏班来演潮剧,赖树荣说,庙方常会请大山脚的潮州戏班来演出,其实许多村民听不懂潮州话,只是纯粹欣赏演出,通过戏名了解内容。他虽然懂潮州话,但也没有办法完全听懂曲词,因为太深了。
消费习惯改变
赖树荣说,早期沙威务农的村民,普遍会有的病症是发热病、皮肤病、老年人关节病、头晕等。有的人工作的时候过饥,胃病也很常见。复元堂有一些马来顾客,哮喘病是马来社群较常见的病,华人则比较少。
他记得过节日(新年、端午、中秋)时,药行的生意会好一些,不过那时候送礼也不像现在那么讲究,早期很多人送礼还是会送一大块猪肉、猪脚、鸡蛋之类,当然也有一些人会送中国、香港的补品。在1970、80年代,党参、杞子这类药材反而卖得不多,送鸡精作为礼品也是到了1980年代才开始流行。那个时候,虽然男女顾客都有,但还是男性顾客多一些,因为多数的家庭是男性掌管家里的财务。
赖树荣说,到了1990年代,马来西亚经济起飞,那是他们药行生意最好的时期。在1970、1980年代,一来人们的知识水平相对低,二来经济条件相对差,所以不太讲究买中药补品调理身子。那时候,打一份书记的工,一个月薪水也只有100几十块。到了90年代,社会变得较富裕,人们的心态也有所改变。
(完)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