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埕制作过程

(2020年1月,发表在《当今柔州》的图文故事,记录米埕制作过程)

蔡明权

农历新年将近,市场上各式年饼琳琅满目,对许多老一辈的客家人来说,其中一种不可缺的传统新年食品是米埕。

日前记者走访加拉巴沙威一户家庭式小商家,用图片让读者一窥他们的米埕制作过程。

为记者讲解米埕制作过程的是蔡明珠(Mindy)和蔡明权(Ken)姐弟,他们从小看到祖母制作米埕。后来母亲接棒,扩大生意规模。他们兄弟姐妹在晚近10多年也都陆续参与其中,掌握了制作这种传统食品的手艺。

在平常时候,他们每个月制作米埕两三次,每次都制作几枋。“枋”客家话读成“biong”,就是制作米埕的方木框。每枋可以切30条。

在迎接农历新年期间,他们就增加产量,制作超过100枋米埕。除了供应古来区的需求外,也有不少来自新山和新加坡的顾客。

图一:在加入膨米、芝麻和花生之前,首先要把麦芽糖煮沸。糖不可以煮得“太老火”,煮得“太老火”糖就不会溶(糖呈凝固状)。

图二:糖浆温度适中时倒入膨米、花生和芝麻,翻搅使之均匀。

图三:从镬里把搅拌均匀的材料移入枋(biong)里。

图四:接下来的步骤是碾,客家话读成“zan”,用滚轮把枋内的材料碾实。

图五:负责碾这个步骤的人得把枋内各个部分的材料反复碾压。米埕做得好不好,其中一个讲究的点就是碾得够不够结实。

图六:碾实后就来到切的部分,以木板条为尺,把枋里的米埕切成小长方块。

图七:从枋里拿出切成长方块型的米埕,准备包装。

图八:家庭成员分工合作包装,左二是蔡明珠。

从煮糖、搅拌材料、碾实、切割到包装,整个制作流程差不多要花大约45分钟。而这还不包括在之前的材料准备工作,比如,单是炒花生就要炒一个小时。

蔡家上下同心协力,工作都与餐饮业相关,平日经营学校食堂生意,周末提供自助餐服务,逢年过节就会制作应节食品。

农历新年除了制作米埕以外,一家人也制作年糕。清明节和平常初一、十五,就会制作发糕。到了端午节和中秋节,则分别裹粽子和制作月饼。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