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幼花女士口述历史(三)

*收集口述历史,采访沙威文创社社长英汉的岳母巫幼花女士和妻舅苏永钏先生。

小河河水流入大笨珍河

以前的新村厕所

巫幼花女士和其子苏永钏说,早期,26里还没有抽水马桶的时候,有一个倒屎的老伯,人们叫他㧡屎老伯(*kai si ,客家话挑屎)。

他们说,这老伯每天挑着两个铁桶,每家每户去收屎,从厕所内把屎桶拉出来,倒入自己挑的桶。然后倒点水,略微洗一下屎桶,又放回厕所里。他把屎挑到河里去倒,很多河里的鱼会吃粪便。那条河,就是现在人们说的臭港。(*大笨珍河上游的其中一条支流,与大笨珍河汇流后往西注入马六甲海峡)。

他们说,这老伯住在洪仙大帝庙的戏棚后面。人们不必各别给他钱,统一由政府(*确切地说是当时的地方议会)付钱给他。一直到1970年代,他都还在帮人们倒屎。后来有了抽水马桶,人们的厕所从屋外移到屋内,就没有倒屎的人了。

水供和电供

巫女士说,她有时也会到臭港的更上游一些去洗衣,因为打井水比较辛苦,用河水洗衣更方便。她忘记了26里确切是什么时候开始有自来水,记得的是,有了自来水后,他们仍然是井水、水喉水同时在用。

至于电供,在还没有政府的电流供应前,他们一直是用私人电供,26里有一间私人电火供应局,地点就在现今警察局所在的那个位置。每天要到傍晚5、6点以后才有电流供应。 没有电灯的时候,他们就只能用大光灯(*煤油灯)。

关于客家小名

巫女士的二儿子苏永钏,本来的名字是永川,老人家说他缺金,改成永钏。他小名叫“喜牯“(*客家话hi gu),不知道什么原因,客家人喜欢在男孩的小名后面加个“牯”字。 苏永钏说,给小孩安一个小名是村里很常见的事,他的太太、妹妹都有客家小名。

关于信仰

26里的人多数拜洪仙大帝,苏永钏说,因为村里有洪仙大帝庙,所以人们在家里就供奉其他神明,像大伯公,或观音。

他说,26里的洪仙大帝庙没有让人问事,所以人们要问事、拿日子的话,就会到29里亚逸文满的大伯公庙。

(完)(阅读上篇

Comments